初秋的陕北凉风虽至,但“秋晒如刀刮”也晒的人脸上生疼,49岁的杨锦伟正开着车奔向几公里外的山峁上,想要去看看他心心念念种植的高粱。“虽然有全覆盖地膜的保护,但是我心里还是放心不下山头上的几百亩高粱。”
放弃高薪工作返乡创业当“农民”
今年49岁的杨锦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子洲人,从小就在山窝窝长大的他,深知生活的艰苦,立志要走出这片大山。
(资料图片)
高中毕业后的杨锦伟走进军营。10年后,28岁的他结束军旅生涯,辗转陕西、甘肃等多个省份,干起了跑运输的营生。“跑运输每天风吹日晒,吃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,确实很辛苦!”杨锦伟告诉记者,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,他突然萌生了回家创业的想法。
“我的父母也一直在老家待着,孩子也在老家,回家如果能够创业的话,还能够照顾家里的老小。”杨锦伟经过很长一段的思想斗争,决定:“回家!”
“这么多年了,村里的变化并不是很大。”2010年,杨锦伟回到了他的家乡——子洲县水地湾镇(现为水地湾便民服务中心)杨兴庄村,这熟悉的路越走,越让他心中五味杂陈。
杨锦伟告诉记者,自己离开家十多年,但是老家的状况并未有太大的改变,山里的撂荒地更多了,村里剩下的都是留守老人,身强体壮的劳动力都出门打工去了。当时的他下定决心,要以一名创业者的身份,准备回村“大干一场”。
流转土地一千多亩,成了周边村民眼中的“种粮大户”
起初回到家的杨锦伟养了一些羊,每年都得收购一些玉米和秸秆,这让他不禁萌生了种植的想法。“反正我得收粮食和秸秆,那为什么我就不能自己干种植呢?”
说干就干,杨锦伟经过考察,认为黄土高原日照丰富,早晚温差大,常年降雨稀少,应该种植一些耐旱、喜阳的农作物。于是他成立了子洲县杨兴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。“陕北缺雨水,遇到干旱收成不好。便民服务中心多次组织种植大户外出学习考察,科学研判后,我们选定了旱作节水农业的路子。”杨锦伟说。
2020年底,杨锦伟当选杨兴庄村支部书记,2022年,他在政府的号召下,流转了300多亩撂荒地,开始种植谷子。由于谷子的耐旱性好,杨锦伟曾到横山考察,带回了“香谷米”旱地品种,他响应政府号召,大胆实践,集中连片流转土地320亩,全部实施漫灌改滴灌,成为村里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。
今年杨锦伟流转了周边几个集中连片的土地,共流转了1600多亩土地,其中1300亩种植了高粱,300亩种植了玉米。如今的杨锦伟已经成了周围十里八乡村民眼中的“种粮大户”。
杨锦伟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,把村民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流转,变“小田”为“大田”,以每亩65至80元不等的价格让村民“坐地生金”,不仅仅让撂荒的土地“活”了,也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。
“黑”科技给粮食披上“保湿衣”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返乡创业的这几年,杨锦伟把挣来的钱投资在了农资设备上,他购进了翻地机、播种机、拖拉机等几台大件设备。目前,有不少村民主动找到他,要求把自己手里的土地流转给杨锦伟。从最初的求着村民把土地流转给他,到现在村民主动上门来,科技种植的机械设备让村民发生了认识上的转变。
8月18日,记者在杨锦伟的高粱地看到,一条条地膜延伸向远方,全覆地膜内保留的水分滋润着土地,红彤彤的高粱俏立枝头,穗粒饱满,在阳光下闪烁晶莹,随风摇曳,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。“全覆膜免去了人工浇水、施肥的麻烦,而且土壤保湿让高粱也不渴了,产量肯定就高。”杨锦伟说,不仅仅是高粱地,玉米地也上了全覆盖地膜,玉米的长势也十分喜人。
看着自己种植的高粱和玉米,49岁的杨锦伟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。“利用全覆盖地膜种植高粱和玉米,不仅免去人工麻烦,产量也跟着上来了。”杨锦伟还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,今年光高粱产量就能达到80万斤左右,以市场价1.8元计算,收入也能上百万,而且玉米秸秆和高粱秆还可以用来喂羊、喂牛,节省了饲料成本。
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